下載英文PDF下載西班牙語 PDF

目錄

第一部分:在子宮裡

第二部:神之追獵者

第三部分:躺下
禱告是
在禱告中成長

第四部:終生受食
這真的那麼重要嗎?
我該怎麼辦?

第五部分:你的心之所在
各種原因
愛的理由

結論:你被邀請了

住在基督裡

文斯·安東努奇

英語

album-art
00:00

第一部分:在子宮裡

「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裡。」(約翰福音 15:9)

上帝想從你身上得到什麼?

有人說 宗教。我不知道。我認為我們可以更好地證明耶穌的到來是為了摧毀宗教而不是建立宗教。

另一些人說這不是宗教;上帝想要 關係。我相信這是真的。我只是認為這還不夠。

有一次耶穌說,

我是葡萄樹;你們就是枝條。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人若不常在我裡面,就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了。把枝子拾起來,丟進火裡燒了。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正如父愛我,我也愛你們。遵守我的愛。 (約翰福音15:5-9)

「遵守」意味著生活在其中。耶穌說他希望你活在他裡面,他也將活在你裡面。對我來說這聽起來不只是一種關係。

假設你採訪了母親子宮內的一個嬰兒並問道:“你和你母親有關係嗎?”

我確信寶寶會給你一個困惑的眼神。子宮裡的嬰兒看起來有點像外星人,所以你可能沒有意識到嬰兒看起來很困惑,但他會。

寶寶會說:「是的,我們有關係,但遠不止於此。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 我住在她裡面。 你可能不明白,但事實上, 沒有她我就活不下去。 我是 完全依賴她 感謝一切讓我活下去的事物。 

「所以,是的,」寶寶會說,「我們 有一段關係,但僅僅稱之為一段關係似乎是一種極大的輕描淡寫。 

如果你問上帝他真正想要的是不是和你建立關係,我可以想像他會說,「隨你怎麼說吧,但我邀請你加入的是 很多 不僅僅是一種關係。我願意成為你體內的子宮,以及流經你血管的血液。我想成為那根臍帶,為你帶來維持你生命的液體,我也想成為那些維持你生命的液體。我想成為進入你肺裡的氣息,我想成為你的肺。我希望你能在我內心深處找到你的生命。我的願望是 一。

人際關係很好,但時好時壞,我們時而處於這種關係中,時而又離開。我們需要與上帝建立更深層的聯繫,建立更持久的聯繫。

我們需要它,因為我們生來就是為此而生的。沒有它,我們會感到空虛。

我們也需要它,因為這是我們過上應有的生活的唯一方式。我們應該像耶穌一樣,過著神聖而有生產力的生活。我們自己無法做到這一點,但是我們內心有上帝(同時,我們也活在他內心)。上帝居住在我們心中,讓我們能夠像祂一樣生活。

上帝已表示願意住在我們心中。我們需要確保我們遵守祂的教導。耶穌並沒有說“你們若常在我裡面”,而是說“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們有一個選擇。他告訴我們要做出正確的選擇:“遵守我的愛。”

遵守耶穌的教誨會是什麼樣子?

我認為這是關於:

把其他事情解決掉,這樣我就可以讓上帝按照祂的方式行事。

向上帝傾訴我的心聲,讓上帝將祂的愛傾注到我身上。

相信如果我擁有耶穌而沒有別的,那麼我就擁有了我所需要的一切。

將上帝置於任何其他事物之上。

放棄控制權,將控制權交給上帝。

但是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到達那個地方呢?

當耶穌談到自己是葡萄樹時,他實際上是在葡萄園附近。我不知道您是否近距離觀察過葡萄園,但是葡萄藤從地面長出來,樹枝從葡萄藤上長出來,葡萄從樹枝上長出來。枝子與葡萄樹之間有著賦予生命的連結。如果枝條與葡萄樹保持連接,它就會獲得結出果實所需的養分。如果不與葡萄樹相連,枝子就什麼都做不了。它就無法獲得營養。它不會結出果實。該分支將會......死亡。

正如我所提到的,「abide」 的意思是居住。耶穌在約翰福音 15:4 中說:“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所以,耶穌說:“我希望你住在我裡面,我也希望住在你裡面。”耶穌告訴我們祂是生命之源。如果我們想要生命,我們就必須與祂保持聯繫。

因此,我們必須把與耶穌的連結放在第一位。我們優先考慮將我們與耶穌聯繫起來、使我們能夠遵守祂的精神習慣或節奏。

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之一是製定「生活規則」。

我不是說我們需要生活規則。生活有「規則」。有些是有幫助的。 (「歸還借來的車時油箱要加滿。」「經常說請和謝謝。」「把馬桶蓋放下來」——這似乎是我妻子最喜歡的。)我還聽過其他的生活規則…不是 非常有幫助。 (“如果您被動物追趕,請躺在地上五秒鐘。五秒規則將阻止動物吃掉您” - 我很確定這不是真的。)

這些都是生活的規則,但你聽過嗎 一個 “生活規則”?自從公元 397 年奧古斯丁為基督徒寫下了著名的「生活規則」以來,許多耶穌的追隨者紛紛效仿。生活法則是什麼?這與規則無關。 「rule」 這個字比較是從「ruler」 而不是「rule」得到。

生活規則是一套有意識的習慣或節奏,幫助我們與耶穌保持聯繫。這些可以是精神的、關係的或職業的實踐。這些做法幫助我們將我們最深切的優先事項、價值觀和激情與我們實際的生活方式結合在一起。制定「規則」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幹擾,使我們不會那麼分散、匆忙、被動和疲憊。

這些都是您要優先考慮並重複的習慣,因為您知道它們會幫助您與耶穌保持聯繫。

你的規則可能包括有助於建立你與上帝關係的做法,例如閱讀聖經、禱告、奉獻和禁食。它可能包括一些滋養你的身體生活的實踐,如睡眠、安息日或運動。您可能有一些關注友誼和家庭的關係元素。您也應該有一些與參與教會活動相關的實踐。

如果你知道你是枝子,而耶穌是葡萄樹 — — 你生命的源頭 — — 你就不會認為這些精神習慣是可有可無的。你必須保持聯繫。

想聽一些有趣的事嗎?

還記得耶穌說過祂是葡萄樹,我們是枝子嗎?如果你看看葡萄園,你會看到葡萄藤、樹枝和棚架。如果沒有棚架,樹枝就會沿著地面瘋狂生長。在地面上,它們更容易感染疾病,也更容易受到貪婪果實的害蟲的侵害。離開地面並受到棚架支撐的樹枝會生長得更健康,並結出更多的果實。棚架也能讓葡萄園更美麗——葡萄藤和樹枝不再沿著地面雜亂無章地生長,而是相互交織、垂直生長。 

如果您想要健康的樹枝和豐收的果實,您需要堅固的支撐結構。

那麼,有什麼令人著迷的呢?

“生活規則”中的“規則”一詞來自拉丁語“regula”,意思是格子。 就像棚架一樣,生活規則創造了精神實踐的結構。你不會感到混亂,而是按照精神節奏生活。您將不再那麼脆弱、更健康,並且能結出更多的果實。你將會過著更美好、敬畏上帝、熱愛他人的生活。

我們都需要生活規則。我們優先考慮靈修實踐的結構,因為它們使我們與耶穌保持聯繫。我們需要與耶穌保持聯繫,因為祂是生命之源。

那麼,怎麼辦?我們如何才能到達住在耶穌裡面的地方?

我們熱情地追求上帝,這正是我們在下一部分要思考的。

我們承諾始終優先考慮某些精神實踐,以讓我們與耶穌保持聯繫。我們將在第三至第五部分討論三個重要問題。

討論與反思:

  1. 上帝邀請我們與祂建立「同負一軛」的關係,來到祂身邊,好讓我們放下負擔,得到休息。什麼負擔壓得你喘不過氣?如果你把這些重擔交給上帝,你會是什麼樣子?
  2. 您何時可以花幾分鐘的時間向上帝祈禱並將您的負擔交給祂?嘗試一下。

第二部:神之追獵者

「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喜愛的。」(詩篇 73:25)

我想鼓勵你成為跟蹤者。

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奇怪,因為我們都聽過像約翰·欣克利 (John Hinkley Jr.) 這樣的人的恐怖故事,他因為痴迷而跟踪女演員朱迪·福斯特,然後試圖暗殺羅納德·裡根 (Ronald Reagan) 總統以給她留下深刻印象。

還有一些令人恐懼和奇怪的故事。克莉絲汀凱萊赫迷戀前披頭四成員喬治哈里森,闖入他的家, 在等他的時候,她為自己做了一份冷凍披薩。

威廉·萊佩斯卡非常想見到網球明星安娜·庫爾尼科娃,因此他遊過比斯坎灣來到她家。 不幸的是,他走錯了房子,並在那裡被捕。

有幾種跟蹤行為很可怕,但也存在危險性較小的跟蹤行為。我想到了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她迷戀上了一個學校裡的男孩。她無時無刻都在想著他。她在筆記本上寫滿了他的名字。他可能不知道她的存在,但她已經為他們的孩子選好了名字。

她安排好自己一整天的時間——什麼時候去上課,什麼時候去洗手間——這樣她就能盡可能地見到他。這個女孩迷戀這個男人,無法停止想他,必須見到他,感覺自己沒有他就活不下去。所以她跟蹤他。

追神者

很多人都希望上帝出現在他們的生命中。大多數人都希望得到上帝的祝福。但我們需要渴望的是上帝本身。

追尋上帝的人是那些比任何事物都更尋求上帝的人,他們想要越來越多地得到上帝的幫助,他們意識到上帝就是他們所需要的,所以他們去追尋上帝。追隨上帝的人並不是達到「超級基督徒」地位的人。 每一個 根據上帝的教導,基督徒應該成為上帝的追隨者。例如,「當你們一心一意尋求我時,你們必尋見我。我必被你們尋見,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利米書29:13-14),以及「你們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們的神」(可12:30)。

每個基督徒都應該是上帝的跟隨者,如果我們不是,我們就永遠不會真正信仰耶穌。

也許《聖經》中跟隨上帝者的最佳例子是《舊約》中名叫大衛的人。他打敗了巨人歌利亞,後來成為國王。大衛是一位追尋上帝的人。他並不完美。他和我們一樣犯了錯、犯了罪,但他知道上帝是他最大的財富,所以他會站起來,繼續追尋他。

看看大衛寫的一首關於上帝的情詩。

「神啊,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尋求你;

    我的靈魂渴望你;

我的肉體為你暈眩,

    如同乾旱疲乏、沒有水的土地。

我在聖堂中仰望你,

    看見祢的大能和榮耀。

因為你的堅定愛比生命更美好

    我的嘴唇要讚美你。

所以只要我還活著,我就會祝福你;

    以你的名義,我將舉起我的雙手。

我的靈魂將像飽食肥美食物一樣得到滿足,

    我的口要以歡呼的嘴唇讚美你,

當我在床上記起你,

    在夜間守望的時候默想你;

因為你幫助了我,

    在祢翅膀的蔭下,我要歡呼歌唱。

我的靈魂依附在你身上;

    祢的右手扶持我」(詩篇 63:1-8)

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基督徒常常談論與上帝的友誼,上帝也確實給我們友誼。但是我有很多朋友,我從來不用這種方式和他們中的任何人說話!我從來沒有對朋友說過:“老兄,我真心尋求你;我的靈魂渴望你。因為你是榮耀的。事實上,昨晚當我躺在床上想著你時,我就開始唱歌了……”

這不是友誼的語言;這是跟蹤狂的語言。但事情還沒結束。 David 還寫道, 

主啊,快點回答我!
我的精神衰弱了!

不要對我掩面,
免得我像那些下坑的人一樣(詩篇 143:7)。

你知道為什麼我稱大衛為「追尋上帝的人」了嗎?上帝稱大衛為「合我心意的人」(使徒行傳 13:22)。

這就是我想要的,也是你想要的。

好消息是:上帝沒有躲避我們。事實上,上帝承諾一直與我們同在(例如,參考約翰福音 14:16-17 和馬太福音 28:20)。人們稱之為「實踐上帝的存在」。我們記得祂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將我們的心思放在祂身上,並努力保持經常的聯繫。我們遵守。

如何?我喜歡 Max Lucado 在他的書中給出的建議 就像耶穌一樣。 他建議你先把你的 醒來 的想法。早晨醒來時,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然後,第二,把你的 等待 的想法。花一些安靜的時間與上帝相處,與祂分享你的心聲,聆聽祂的聲音。第三,把你的 耳語 的想法。全天反覆進行簡短的祈禱。您可能會重複相同的簡短祈禱:“上帝,我讓您高興嗎?” “主啊,我遵從你的旨意嗎?” “耶穌,我愛你,我願意追隨你。”最後,把您的 衰退 的想法。入睡時與上帝交談。和他一起回顧你的一天。用告訴他你愛他來結束這一天。

這是你可以做的事情。你可以遵從神的心意。你可以成為神追蹤者。如果你願意,你就會遵守。

討論與反思:

  1. 讀馬太福音13:44-46。耶穌說如果你必須放棄一切來讓上帝進入你的生活,那將是你做過的最好的交易。為了讓上帝進入你的生活,你必須放棄什麼?你可能會做什麼?最難放棄的是什麼?您認為為什麼上帝值得我們放棄一切?
  2. 一般來說,我們希望用自己的言語發自內心地祈禱。但有些人有時會發現依照別人寫的禱文來禱告很有價值。人們尤其對《聖經》中的《詩篇》這樣做過。今天,用詩篇 63:1-8 和/或詩篇 40 來禱告,將這些話變成你自己的,並從心底祈禱。

 

第三部分:躺下

「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為此,要謹慎不倦,為眾聖徒祈求。」(弗 6:18)

基督徒是決定跟隨耶穌之道的人。您選擇按照耶穌的生活方式生活。那麼,耶穌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呢?

當你研究祂的一生時,似乎對祂來說沒有什麼比與天父連結更重要。理查德·福斯特寫道:“耶穌一生中沒有什麼比他與天父的親密關係更引人注目的了......就像被子上重複出現的圖案一樣,祈禱貫穿了耶穌的一生。”

正如我們所說的,耶穌稱之為「遵守」或「生活」。耶穌的一生與他的父親保持著如此親密而持久的聯繫,就好像他的生活就在他父親裡面一樣。耶穌住在祂父裡面,祂也邀請我們住在祂裡面。

耶穌邀請我們創造一種節奏,消除乾擾,進入沉默,這樣我們就可以專注於上帝。這樣我們就可以和他交談並聽他說話。所以我們和他一起生活。這並不是說我們停止了餘生,而是我們學會了遵守。我們有祈禱的節奏,遠離幹擾,讓我們更接近上帝。

我們在耶穌身上看到了這種節奏。我給你舉一個例子。 

我們對耶穌在世上的前三十年知之甚少,但後來他走上公眾舞台,宣告他是誰以及他來做什麼。

然後耶穌受洗。當祂受洗時,上帝從天上說話,確認耶穌是祂的兒子。

然後……耶穌出去祈禱了四十天。 

他獨自前往荒野,祈禱了四十天。這通常不是你開展某件事並獲得動力的方式 — — 獨自行動。特別是如果你想發起一場世界性的運動,在最初的三十年裡你卻默默無聞。六個星期內你不會再回到默默無聞的狀態!但耶穌做到了。他從祈禱開始。他走到一個安靜的地方以便能夠感受到上帝的存在並進行祈禱。這樣他就能和他的父親溝通。

耶穌花時間與他的父親在一起,以確保他從心智、情感和靈魂上做好了準備去完成他將要做的事情。對他來說,如果不跪下,那麼風險就太大了。

然後他回來了,在馬可福音第一章中,我們發現了他傳道第一天的描述。他向人們講述上帝的知識。他治愈人們。

然後他醒了...又要回去工作了嗎?不。

要明確的是:耶穌去了一個安靜的地方待了一個半月,然後回來,活動了一天,然後直接回到一個安靜的地方——這樣他就可以居住,這樣他就可以感受到上帝的存在並祈禱,這樣他就可以與他的父親交流。正是與天父的親密關係使得耶穌的傳教事業更加激烈。

我們看到耶穌一遍又一遍地這樣做。這是他生活的一種節奏。我們可以說這是耶穌生活的節奏。

它就像一輛汽車。如果您對汽車一無所知,看到有人為汽車加油,您可能會認為這只是一次性的事情。 “哦,你給它加滿油就可以了。”但如果你繼續觀察,你就會意識到,“哦,不。你加油。你開它。你加油。你開它……如果不反復加油,它就開不起來。”如果你觀察耶穌的生活,你就會意識到,“哦,他活了一點。他尋求沉默來感受上帝的存在並祈禱;他充實了。然後他活了一點。然後他尋求沉默來感受上帝的存在並祈禱,他充實了。然後他活了一點。尋求沉默來感受上帝的存在並祈禱,他充實了。”

這就是他的節奏。這也需要成為他的追隨者的節奏。

事實上,我們在《使徒行傳》中看到耶穌最初的追隨者效法了他的榜樣。使徒行傳 2:42:“他們就專心......祈禱。”在《使徒行傳》中,信徒們祈禱-尋求決策方面的指導(使徒行傳 1:15-26),尋求與非信徒分享耶穌的勇氣(4:23-31),作為日常生活和事工的一部分(2:42-47;3:1;6:4),當他們受到迫害時(7:55-60),當他們需要奇蹟時,13-1212312),當他們需要奇蹟時,1312-12312。在人出去傳道之前(13:1-3,16:25ff),為彼此(20:36,21:5),並祈求上帝的祝福(27:35)。他們祈禱,上帝就將祂的臨在和力量釋放到他們中間。

祈禱是他們「生活規則」的一部分。他們跟隨上帝,禱告讓他們活在上帝的裡面。

禱告是

演講者兼作家布倫南·曼寧曾經講過一個故事,說的是一位女士請他去和她臨終的父親談話。曼寧同意馬上過來。

女兒讓曼寧進來並告訴他,她的父親在他的臥室裡。當曼寧走進來時,他注意到床邊有一張空椅子。他說:“我看你在等我。” 

床上的男人說:“不,你是誰?”曼寧解釋說,他的女兒邀請他過來和他談論上帝。

那人點點頭,說:“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他解釋說,他一直相信上帝和耶穌,但不知道如何祈禱。有一次,他問教會的一位牧師,牧師給了他一本書讀。第一頁有兩三個他不認識的單字。他讀了幾頁後就放棄閱讀並且繼續不祈禱。

幾年後,他在工作中與一位名叫喬的基督教朋友交談。他向喬提到他不知道如何祈禱。喬看起來有些困惑。他說:“你在開玩笑嗎?好吧,你這樣做。拿一把空椅子,放在你旁邊。想像耶穌坐在那把椅子上,然後和他說話。告訴他你對他的感覺,告訴他你的生活,告訴他你的需要。” 

男人指著床邊的空椅子說:“我已經這樣做好幾年了。這錯了嗎?”

“不。”曼寧微笑。 “太棒了。你就繼續這樣做吧。”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然後曼寧離開了。

大約一週後,男子的女兒打了電話給他。她解釋道:“我只是想讓你知道,我父親昨天去世了。再次感謝你來看望他;他很高興和你聊天。”

曼寧說:“我希望他能夠安詳地離世。”

「嗯,很有趣,」女兒告訴他。 「我昨天要去商店,所以臨走前我去了我爸爸的臥室。他很好。他講了一個老掉牙的笑話,然後我就離開了。當我回來時,他已經死了。但奇怪的是,就在他死前,他從床上爬了下來,死的時候頭躺在那把空椅子上。”

關係都關乎愛並且以溝通為基礎。如果我們要與上帝建立真正的關係,如果我們要遵守,那就需要愛並基於溝通。

祈禱就是與上帝溝通。但還不止於此。祈禱就是愛。上帝愛我們,祂對我們的愛要求我們做出回應。祈禱不是來自於咬緊牙關和進行「紀律」——祈禱來自於墜入愛河。禱告是與上帝分享的親密關係。祈禱就是將你的頭靠在你慈愛的父親身上。這是信奉耶穌。

一方面,祈禱就是這麼簡單。你不需要讀一本充滿大字的書;你只需要拉把空椅子過來。你不需要參加一堆研討會;你只需要一顆開放的心。

另一方面,祈禱是一種不自然的 某些方面的活動。這是在與上帝對話,但我們不習慣與看不見的人對話。這是讓上帝對我們說話,但我們不習慣聽我們聽不到聲音的人說話。我不想讓祈禱變得比實際上更複雜,但如果你是祈禱新手或在祈禱方面遇到困難,可能會有點困惑。因此,讓我分享一些對我的祈禱生活有幫助的想法。

在禱告中成長

祈禱不僅僅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應該是我們呼吸的空氣。聖經說:「不住禱告」(帖撒羅尼迦前書 5:17)和「隨時多方禱告」(弗 6:18)。禱告是與上帝分享我們的生活,與上帝分享我們的想法和我們的時刻,所以這是我們可以而且應該一直做的事情。

然而,我們需要每天花一些特別的時間來祈禱。為什麼?因為將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上帝身上將有助於我們在一天的剩餘時間裡將注意力集中在祂身上。因為我們在這段特別安靜的時光裡,比在一天中其餘時間的喧囂中,還能走得更遠。這與婚姻是一樣的。我和我的妻子可能會一起度過一整天,談論上千件事情,但除非我們停下其他事情,坐下來互相看著對方,否則我們可能不會談論任何實質性的話題。

你應該什麼時候禱告?嗯,這是你一天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你應該給它一天中最好的時間。你是早起的人嗎?然後當你醒來時花一些時間與上帝在一起。還是你的大腦要喝完十二杯咖啡後才開始運作?那麼午餐時間也許會是更好的選擇。有些人喜歡將一天的最後時光專注於向上帝祈禱。

那時你就可以發揮創意。有時我會思考我的禱告。有時我會大聲說話。我更常將我的祈禱寫在日記裡。我也曾進行過祈禱行走。我也會播放一些敬拜音樂,花一些時間與上帝一起唱歌。重要的是愛──我們真正與上帝相通。

試驗一下,看看什麼能幫助你真正與上帝建立聯繫。

如果這些方法都不起作用,你隨時可以拉一張空椅子過來。

討論與反思:

  1. 讀馬太福音6:5-13。耶穌為我們提供了祈禱的模型或大綱,而不是我們要祈禱的確切字眼。我們的話語不應該只是口頭說說,而應該發自內心。再讀耶穌的模範禱告。他說我們應該為哪些事情禱告?
  2. 使用馬太福音 6:7-13 耶穌的模範禱告作為您今天禱告的大綱。虔誠地閱讀一個想法(例如「父親,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然後花一點時間繼續用自己的話為這個想法祈禱。

 

第四部:終生受食

「看哪,你們本該作師傅,誰知還得有人將神諭言的開端再教你們。並且你們是必須吃奶,不能吃固體食物。」(希伯來書 5:12)

當我有這個想法的時候,我沒有想像一個魁梧的海豹突擊隊員坐在我的腿上,但結果就是這樣。你知道他們會說什麼嗎:“當生活給你一名海豹突擊隊員時,要像餵養小嬰兒一樣餵養他。”

似乎每個教堂裡都有人抱怨:“我在這個教堂裡得不到食物。”我有一個朋友回答說:“只有兩種人不能自己吃飯——傻瓜和嬰兒。你是哪一種?”相當嚴厲,但他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很快,孩子就學會如何自己吃飯,基督徒也應該學習如何滋養自己的精神。

這就是我向海豹部隊表達的觀點。我正在講道,開始懷抱一個嬰兒並餵他。每個人都露出「哦,太可愛了」的表情,並發出「那個嬰兒在我們牧師懷裡真可愛」的聲音。我把嬰兒交還給他的母親並開始講述每天閱讀聖經的重要性。我告訴大家:“授人以魚,可以養活他一天。授人以漁,可以養活他一生。”我在最後試圖說明,對於那些不再是精神嬰兒的人來說,依賴別人來餵養他們是多麼的錯誤。我請求一名志願者,海豹突擊隊員先生舉起了手。我在維吉尼亞海灘擔任牧師的教會裡有一群海豹突擊隊員,但我沒想到他們會自願去。他走了過來,我讓他坐在我的腿上。我拿著一罐嬰兒食品,問他我可不可以餵他。每個人都露出了“哦,這太令人不安了”的表情,並發出了“那個肌肉男在我們牧師懷裡太尷尬了”的聲音。

這真的那麼重要嗎?

自己讀聖經真的那麼重要嗎?是的。

如果你每週都去教堂,聽講道還不夠《聖經》嗎?不,不是的。如果你想遵守的話就不行。

它是 批判的 我們閱讀、學習、了解並運用聖經。為什麼?

  • 首先,因為我們愛上帝,並且想要更多地體驗祂的愛。聖經就像上帝寫給我們的一封信。你能想像收到某人的情書卻從未打開過嗎?聖經說上帝是愛,當我們閱讀祂寫給我們的內容時,我們對祂的愛就會不斷增長。
  • 聖經也為我們提供生活的指導。人們很容易感到迷失或失去方向。上帝在聖經中賜給我們智慧,為我們指引所需的方向。
  • 堅持閱讀聖經也很重要,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什麼是真實的,什麼不是真實的。
  • 我們需要學習聖經的另一個原因是,它是靈性成熟的關鍵。如果你不了解上帝的話語,你就會阻礙你自己的靈性成長。

這很重要,但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基督徒從未讀過聖經,三分之一的基督徒每週只讀一到三次。但每週至少四次聆聽上帝之言的人會成長。這是經過多年研究後聖經參與中心的結論。例如,每周至少讀四遍聖經的人是:

  • 228% 更有可能與他人分享他們的信仰。
  • 231% 更有可能教導別人。
  • 407% 更有可能記住聖經。
  • 59% 不太可能觀看色情內容。
  • 68% 婚外性行為的可能性較小。
  • 30% 不太可能陷入孤獨的掙扎。

我該怎麼辦?

聖經是一本大書。您從哪裡開始?

我一直喜歡通讀整本聖經。有些人只是四處尋找,但是當您讀完一本聖經時,您就會了解所讀內容的完整背景。您了解這篇文章是誰寫的、寫給誰的、以及要解決哪些問題。

我還建議先讀新約,再讀舊約。以時間順序來說,舊約是最早出現的,但它更難理解,因為它描述的是距離我們更遙遠的時代。當我們了解新約時,它有助於我們理解舊約。我們在《新約》中遇見了耶穌,這本書全是有關耶穌的。

在閱讀之前,我請求上帝透過祂的話語與我說話。我想以謙卑的精神閱讀聖經並從中獲取一切我所能得到的。

當我閱讀時,我會問三個問題。

第一的, 說什麼? 我的問題是我常常很匆忙,讀完一章聖經後就不知道自己剛剛讀了什麼。但《聖經》對我來說太重要了,不能略過。因此,我透過問一些「說什麼?」來放慢速度。諸如「它說了什麼?」之類的問題“我對上帝有什麼了解?” “我對自己有何了解?”

第二, 所以呢? 想像一下,有人讀了你剛剛讀過的同一段聖經,然後問你:“那又怎麼樣?這與今天的生活有什麼關係?”你會怎麼回答?文章中所體現的人生道理是什麼?

有時這很容易。你讀到一句詩句:“不要評判。”這對今天來說意味著什麼?意思是不要評斷。但有時就沒那麼容易了。例如,聖經裡有一句話說不要吃祭過偶像的肉(參考使徒行傳 15:20)。我認為我的雜貨店不賣那種肉,所以我可以跳過那節經文嗎?事實上,我不能。透過了解背景並稍加挖掘,你會發現在基督教早期有兩組人之間存在爭論。人們對於購買和食用祭祀過其他宗教之神的肉毫不在意。另一種想法是這樣做相當於參加另一種宗教。這個問題被提交給教會領袖,他們最終做出了裁決。他們基本上是說,供奉給偶像的肉與他們放在四分之一磅起司漢堡裡的食物沒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因為偶像不是真實的;他們只是代表虛假的神。因此,吃祭祀上帝的肉並不會冒犯上帝。 它確實冒犯了一些人。透過吃那種肉,你使他們在靈性之旅中跌倒。所以就不要吃它。願意放棄自己的自由去幫助他人(參考哥林多前書 8:4-9)。 

那麼「不吃祭過偶像的肉」到底有什麼原則呢?絕對地。這就引出了我在閱讀聖經時所提出的最後一個問題。

第三, 現在該怎麼辦? 這超出了普遍教訓的範圍 你的 具體應用。根據您所讀的內容,您的生活應該有哪些改變?有了這句關於不吃祭偶像之肉的詩句,也許你覺得吃飯時喝一杯酒是可以的,但你正在和一位正在戒酒的朋友共進晚餐。這節經文說你不要喝酒,因為這可能會讓他跌倒。或者也許您有一件喜歡穿著暴露的泳衣在後院曬太陽。但是你要和一群人去參加泳池派對。這節詩句說你不要穿泳衣,以免引起太多的注意。這 ”現在該怎麼辦?「問題有助於我們應用所讀到的內容,因為應用聖經來服從上帝是愛上帝(參考約翰福音 14:15)和得到祂祝福(參考雅各書 1:25)的關鍵。

如果你有一本聖經,你就可以養活自己,如果你這樣做,你的生活就會改變。

或者……我可以把你叫到舞台上,然後把一匙嬰兒食品塞進你的嘴裡,但相信我,你不會喜歡那樣的。

討論與反思:

  1. 讀雅各書 1:22-25。
  2. 說什麼?這段經文說的不只是閱讀聖經,而是將聖經應用到你的生活中
  3. 所以呢?為什麼您認為實踐聖經對於真正為上帝而活如此重要? 
  4. 現在該怎麼辦?什麼可以幫助您更加堅持不懈地尋找“現在怎麼辦?”並將其運用到你的生活中?

 

第五部分:你的心之所在

「不要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你的財寶在哪裡,你心裡的願望也在那裡。」(馬太福音6:19-21)6:19-21)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我和我的妻子就不再交換聖誕禮物了。我太小氣了。但在她生下我的孩子之前,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百美元的預算用於聖誕節互相花費。有一年, Jen 告訴我她想要一條鑽石網球手鍊。我去了商店,店員向我展示了可以花 $100 購買的鑽石網球手鍊。我盯著它問道:“你確定那些是鑽石嗎?它看起來更像是小塊的……閃光。”

我買下了它並在聖誕節早上送給了詹妮弗。她驚呼道:“這正是我想要的,一條閃閃發光的網球手鍊!”

幾天后,上面的釦子斷了。我並不感到驚訝。我把它拿回去修理。前一天, Jen 的奶奶給了我們每人一百美元。這是她每年的禮物,也是我們每年唯一可以揮霍的錢。當我等待釦子固定好的時候,我注意到了 $200 網球手鍊。您確實可以看到鑽石!

幾個小時後,我把她的網球手鍊交給了 Jen。她看了看,問道:“等一下?閃光長出來了嗎?”

我笑了笑,“其實,我給你找了一個更好的。”

她很困惑。 “你從哪裡弄來的錢?等等,你用了我奶奶的錢,對吧?為什麼?什麼……什麼讓你這麼做的?”

我告訴了她實情。 “愛情讓我這麼做。”

各種原因

我希望你考慮一下奉獻。就像透過教會向上帝捐錢一樣。人們不喜歡聽到有關奉獻的事情,但上帝卻經常談論它。事實上,看看這些重要字詞在聖經中出現的次數:

相信:272次。

祈禱:374次。

:714次。

:2,162次。

這就是這個詞 。你在聖經裡常看到的字是 什一稅。這個詞 什一稅 意思是「第十」;什一稅是把你所得的一切的十分之一奉獻給上帝。 奉獻。供品是你奉獻給上帝的任何東西 多於 百分之十。

我們要慷慨地奉獻給上帝,而且這樣做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例如:

這是上帝的錢,不是我們的。我們認為這是我們的錢,但上帝說這是祂的。 我們擁有金錢的唯一原因是因為祂賦予了我們賺錢的能力。所以實際上,我們並不是把我們的錢捐給上帝;上帝讓我們保留祂的大部分金錢,而我們也回報祂一點。

上帝命令我們把錢還給祂。 在整個舊約中,他命令人們給他十分之一。 在新約中,他派遣他的兒子耶穌 為我們而生、為我們死,然後命令我們慷慨地奉獻。 一直以來,人們都有充分的理由慷慨地回報上帝,但現在我們有一個 很多 更大的原因。

上帝會保佑你的奉獻. 如果我可以選擇上帝的祝福或一部分金錢,我會每天接受上帝的祝福!

奉獻增強了我的信念。它幫助我更信任上帝,而更少信任自己。 最初決定靠少於全部收入的生活是件可怕的事情,但它不僅體現了信仰,而且當你看到上帝如何為你提供幫助時,你的信仰也會增強。

奉獻幫助我面對死亡。 只為今生和世間之物而活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我們要為永恆而活。只有永恆的東西 確實 事。當我奉獻時,我意識到有些東西比我短暫的生命更重要,並將我的錢投資到一些能夠對我在世間產生深遠影響的事情上。

捐款也幫助我確定優先事項。 上帝命令古代以色列人給他 第一的 百分之十。 這不是我們的剩菜,而是我們開出的第一張支票。當我們這樣做時,它有助於明確上帝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最重要的。

奉獻給上帝讓我的金錢產生永恆的影響。對於如何花錢,我有很多選擇。我花掉的大部分錢最終都被扔進了馬桶或垃圾堆。我透過教會向上帝奉獻的一切都是為了幫助上帝完成祂的使命:把他迷失的孩子們帶回家,讓他們永遠生活在天堂。 就是我想要花錢買的東西!

愛的理由

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可以慷慨地回饋上帝,但現在我只想讓你專注於一個我還沒提到的理由:愛。奉獻表達了我對上帝的愛,它幫助我感受到上帝對我的愛,並且它使我對上帝的愛日益增長。

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奇怪,但這是耶穌說的。

他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向他顯現。」(約翰福音 14:21)我們被命令要向上帝慷慨地奉獻我們的金錢。那些愛耶穌的人會「接受」並「服從」這個命令。因為他們以這種方式愛上帝,所以上帝的愛就會向他們顯現。這樣做的人會感受到上帝的愛。

耶穌也說,「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馬太福音 6:21)。換句話說,你把錢投入到你關心的事物中,而你也會關心你把錢投入到什麼事物中。

你不應該把錢花在自己關心的事情上嗎?事實上,透過查看你的支票簿和信用卡帳單,我就能了解很多關於你的情況。

當你把錢投入某件事時,你是不是也會開始更關心它?就好比如果你有一輛破舊的汽車,你不會在乎它。如果您去接朋友,他帶著一些食物並問您:“我可以在您的車上吃這些薯條嗎?”你會笑著說:“我才不管你用湯匙吃義大利麵呢。”但如果你出去花大錢買了一輛新車,你會告訴你的朋友,“不,你不能在我的車裡吃東西!事實上,我什至不想讓你在我的車裡呼吸!”當你把錢獻給上帝時,你會越來越關心祂。

反之亦然。如果我們太在乎金錢而不願意捐出它,那麼我們就會失去與上帝連結和成長的重要機會。事實上,它使我們走向了遠離上帝的方向。耶穌說:「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路 16:13)聖經甚至說,對金錢的熱愛會讓我們遠離信仰:「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書 6:10)

耶穌說:「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我認為,將其解釋為「因為你把錢放在哪裡,你就會住在哪裡」並不誇張。

慷慨地回報上帝。不要試圖弄清楚你必須給他多少錢;看看如何 很多 你可以給他。您一定會很高興自己這麼做了。其他人可能會認為你瘋了,但是當他們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你並問你為什麼時,你只需微笑著說:“是愛讓我這麼做的。”

討論與反思:

  1. 讀哥林多後書 9:1-15。從這段話中你學到了什麼關於奉獻的知識?花一些時間制定捐贈計劃。你願意給上帝多少錢?什麼是慷慨?您何時以及如何增加捐款?
  2. 金錢常常是我們與上帝在崇拜方面的最激烈的競爭者,而且金錢往往是人們真正願意奉獻給上帝的最後的東西。花點時間為你的財務狀況祈禱。請求上帝向你揭示你的內心,以及在金錢方面需要改變的地方。請他幫你把他放在比金錢和你可以用金錢買到的東西更高的位置。

 

結論:你被邀請了

你注定要超越焦慮,生活平和、有耐心、充滿激情,沒有擔憂,感覺充實,不空虛,有指引,不困惑,有目標,不無聊。

如果你沒有過這樣的生活,問題就在於你沒有遵守。

堅持是你解決困難的答案。這就是你本該過的生活。

沒有什麼比你過著這樣的生活並成為你想成為的人更重要。這才是讓你在今生擁有真實生命,帶入永恆的東西。

耶穌正在邀請你進入更美好的世界。他正在邀請你進入他自己的世界。這是迄今為止最令人震驚的邀請。說是的。今天選擇遵守耶穌的信仰,然後在餘生的每一天再次選擇它。

 

文斯·安東努奇 是弗吉尼亞州弗吉尼亞海灘 Forefront 教堂和 Verve 教堂的創始牧師(vivalaverve.org),位於罪惡之城的中心地帶,緊鄰拉斯維加斯大道。 Vince 是 我成了基督徒,得到的卻只有一件破爛的 T 卹 (2008), 遊擊愛好者 (2010), 叛徒 (2013)和 上帝保佑我們 (2015) 恢復(2018 年)。 他也擔任合作作家,幫助作家創作引人入勝的內容,激發讀者的興趣。他喜歡和他最好的朋友——他的妻子珍妮佛和孩子道森和瑪麗莎共度時光。

在此訪問有聲讀物